您可以输入30

债券

您所在的位置:
债务滚动难度加大
 

  近段时间,信用风险事件有点密,信用债市场也因此有点慌。

  今年3、4月份,受债券市场回暖、债券融资成本下降等因素刺激,信用债供给量反弹,两个月合计净融资量达到6600亿元,1-4月合计净融资量达到7500亿元,是2017年全年的两倍有余。但进入5月,信用债融资出现断崖式下滑。据Wind数据,5月份,非金融企业信用类债券(不含资产支持证券)共发行4351亿元,当月到期量约为5000亿元,净融资额为负。中金公司等机构认为,这当中固然有“补年报”等季节性因素影响,但下滑依旧过于明显,应该与信用债市场需求弱化,特别是一系列负面事件加重市场风险规避情绪也有很大关系。

  进一步看,近期债券一级市场分化格局显著,新发AA+级及以上等级债券占到九成,高等级不愁卖,低等级没人要,发行失败的情况增多,不少中低评级民企即便提高发行利率也难募到资金。原因何在?违约多发形势下,投资人面对中低评级债券自然更加谨慎,尤其是近期违约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,导致市场对民企债券的规避情绪浓厚。

  与过去几轮信用风波相比,最近这一轮违约有一个鲜明特征——风险源头并不是企业经营恶化,而是外部融资渠道收缩。

  有研究团队统计了债券发行人的2017年年报及2018年一季报,发现去年以来企业经营整体表现不俗,主业收入、主业利润和利润总额都有20%-30%的增长,改善幅度为2012年以来的新高,净亏损发行人的数量占比也处于历史低位。但现金流的表现远不及盈利,自由现金流缺口比2016年扩大了不少。今年以来,随着融资环境收紧,债券发行人筹资现金流下降,对自由现金流缺口的覆盖比例已创出历史新低,企业流动性紧张的迹象十分明显。

  企业盈利与现金流发生显著背离的宏观背景是,金融系统进入了严监管、去杠杆的阶段。金融严监管、去杠杆进程的开启,宣告了过去金融体系加杠杆、信用扩张过程的逆转。由于之前企业享受了较长一段时间宽松的融资环境,信用债市场高速扩张,存量债务已陆续迎来还债高峰期。随着信用创造放缓,企业融资难度加大,债务滚动接续与再融资收紧之间的矛盾激化,提升了资金链条断裂、债务违约风险暴露的几率。

  这一过程中,金融生态重塑,市场风险偏好下降,使得那些处于融资链条下游的中小微企业、民营企业更易暴露风险。这解释了,最近这一轮违约中,为何民企债券会成为重灾区。

  注: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据此投资风险自负。

(摘自中国证券报•中证网
【关闭窗口】